土方開挖與支護質量通病基坑支護有哪些?
作者:網站管理員
來源:本站原創
日期:2020/11/12 11:50:37
點擊:1116
屬于:公司新聞
一、土釘支護變形過大或塌方。
1.土釘抗拉承載力不足或土釘穿越破裂面置入穩定土體內的長度不足;
2.土釘與面板連接方式不當,面板與土釘脫開;
3.挖土與土釘施工不協調,超挖或挖土太快;
4.坡頂和坡腳未硬化,未采取排、擋水措施;
5.降水措施不當,地下水浸泡坑幫、基底;
6.舊人防坑道、舊地下管線未堵,下雨灌水,面板荷載突然急劇增加,土釘抗拉承載力降低;
7.坡頂堆載超過設計允許值;
8.地下管線滲漏且面板上未設置泄水孔;
9.基坑開挖后留置時間過長;
10.沒有對基坑及坑邊建筑物進行監測。
基坑塌方
二、樁-錨支護結構變形過大與塌方。
1.嵌固深度或樁徑太??;
2.錨固不及時或錨桿抗拉承載力不足;
3.地面堆載超過設計允許值;
4.對雨水和管線滲漏未采取有效措施,結構受力增加;
5.基坑開挖后留置時間過長;
6.嵌固深度或樁徑、配筋不足;
7.錨桿失效且樁身為非均勻配筋;
8.樁間土未采取有效的擋土措施;
9.對施工降水、雨水和管線滲水處理不當;
10.沒有對基坑及坑邊建筑物進行監測。
三、地下連續墻支護結構變形大、墻面缺陷。
1.嵌固深度或厚度、配筋不足;
2.支錨不及時或支錨力不足;
3.地面堆載超過設計允許值;
4.對雨水和管線滲漏未采取有效措施,結構受力增加;
5.基坑開挖后留置時間過長;
6.泥漿(或水泥漿)配制不符合要求,或單元槽段過長,或槽內泥漿面高度不夠,或下鋼筋籠操作不當而造成塌槽;導管口埋入混凝土內太短,混凝土流出時卷入泥漿;未修槽等造成墻面不平;
7.導墻制作不符合要求,或導墻深度不夠,在施工過程中移位;或挖槽機械不垂直等原因,造成墻面傾斜度大于1/150;
8.施工接頭處理不好、混凝土離析或澆灌混凝土不連續出現泥土夾層,槽壁塌方造成“狗洞”等原因造成漏水。
錨桿支護
四、錨桿(土釘)拉拔力不足。
1.錨桿(土釘)設計直徑和長度不足;
2.錨桿自由段長度不當;
3.錨桿(土釘)注漿起始位置不當(應從端部開始);
4.注漿材料抗壓強度沒有達到設計強度;
5.未按規定做拉拔試驗,土層力學參數取值缺乏依據。